胡服最早由赵武灵王引进中原。胡服进入华夏,始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。首先采用这种服装的赵武灵王,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,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,为了对抗北方游牧族群的入侵,推行胡服骑射。胡服与当时中原地区宽松的服装有较大差异,特征是裤子紧窄,腰束郭洛带,用带钩,便于骑射活动。
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
胡服是古代诸夏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的的服装的总称,胡服一般多穿贴身短衣,长裤和革靴。衣身紧窄。战国时期,赵国的地理位置十分不好,处于四战之地,不利的地形导致了赵国和邻国连年征战。公元前326年,赵肃侯去世,赵武灵王继位,周边各国蠢蠢欲动,欲乘赵国新丧之际,出兵攻打赵国。赵武灵王为了改变赵国被动的局面,决定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。
为了给全军作出表率,他自己带头穿起胡服,并要求身边的将军、大夫,嫡子、代吏全部穿著,从而结束了这场争论。赵武灵王所采用的"胡服",主要有窄袖短衣和合裆长裤:窄袖短衣便于射箭,合裆长裤便于骑马。
赵武灵王简介
赵武灵王(约公元前340年-公元前295年),嬴姓赵氏,名雍,赵国邯郸(今河北省邯郸市)人。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,先秦时代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改革家,赵肃侯的儿子。
赵武灵王在位的时候,军事上推行“胡服骑射”,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,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,甚至可以和秦国相抗衡。后来吞灭中山国,大败林胡、楼烦二族,开辟云中、雁门、代郡三郡,还修筑了“赵长城”。
赵武灵王二十七年(前299年),赵武灵王在赵国鼎盛的时候为了专注于军国大事,把王位禅让给儿子赵惠文王,自己被尊称为“主父”。
赵惠文王四年(前295年),赵武灵王遭遇沙丘之乱,他被包围达三个月,在宫中得不到饮食,终于饿死在沙丘宫中,终年45岁。死后大臣追谥“武灵”,后人尊称赵武灵王,从他奠定赵国强盛之后赵国君主正式称王。
赵武灵王被梁启超称为“黄帝之后的第一伟人”。
胡服骑射是什么意思
“胡服骑射”是指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,推行“胡服”、教练“骑射”的故事,表现出赵武灵王注重实用、勇于改革的形象。
战国时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,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,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。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,赵国常吃败仗,大将被擒,城邑被占。赵国眼看着被别国兼并。特别是赵国在地理位置上,东北同东胡相接,北边与匈奴为邻,西北与林胡、楼烦为界。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为生,长于骑马射箭,他们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。
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:穿窄袖短袄,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;作战时用骑兵、弓箭,与中原的兵车、长矛相比,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。他对手下说:“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,去如绝弦,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,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。”
胸有大志使赵国强盛的武灵王,对胡人骑兵的优越性,认识真切。他认为以骑射改装军队是强兵的道路。
因此为了富国强兵,赵武灵王在邯郸城提出“着胡服”“习骑射”的主张,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