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,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,标志着酷暑的到来,也是夏季的开始,因此,人们常常把夏至作为享受阳光、休息和游泳的好时机。夏至也有一些不同的风俗,那么夏至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?跟着易道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
夏至节气的由来和风俗
夏至节气的由来:
夏至节气的确定得益于古代先人的智慧。公元前七世纪,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,就确定了夏至。土圭是一种测日影长短的工具,所立的圭表,表高八尺(185cm),在太阳光照射下,表的影子会落在圭上,而且不同的时间点,影子的长度也会不同。表的“影子”最长(一丈三尺五寸)的一天定为“冬至”。而“影子”最短为一尺五寸(35cm),这一天被命名为“夏至”。
夏至节气的风俗:
1、祭神祀祖:夏至时值农作物收割季,自古就有夏至祭神的活动,祈求风调雨顺、粮食丰收。
2、消夏避伏:夏至日,妇女们互相赠送折扇、脂粉等物品,以扇子扑蝇、驱赶炎热,有“夏至日妇女互相扑捉苍蝇”的记载。
3、吃面食:夏至时节,民间普遍有食用清补凉汤、凉茶、酸梅汤等来避暑的习俗。
夏至的时间是不是固定的
夏至的时间不是固定的,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。夏至过后,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,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,故在其后一段时间内,气温将继续升高,因此有“夏至不过不热”的说法。俗话说“热在三伏”,真正的暑热天气,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。
以上就是易道小编关于“夏至节气的由来和风俗”的相关分享,谢谢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