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过端午喝雄黄酒的地区是哪里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哪些

  随着时代的变迁,端午节已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传统,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。那么,端午喝雄黄酒的地区是哪里?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哪些?下面跟随易道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

端午喝雄黄酒的地区是哪里

  端午喝雄黄酒的地区

  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,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。古语曾说“饮了雄黄酒,病魔都远走”。一般饮用的雄黄酒,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,无纯饮的。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,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。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,用雄黄泡酒,可以祛毒解痒。

  端午节的习俗

  1、赛龙舟:是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之一。相传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,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,这便是龙舟竞渡之起源,后每年五月五日赛龙舟以纪念之。

  2、吃粽子:粽子又叫“角黍”"筒粽”,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黏米而得名,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。最早的粽子是“筒粽”,至于后来人们用芦叶包粽子,传说是由于东汉初年,长沙有个叫区曲(或谓欧回)的人梦遇一个自称屈原的贤士,他对区曲说: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,今后你们要把它用芦苇叶包裹好,再用五彩丝缠好,蛟龙是怕芦叶和五彩丝的。”自此以后,便有了角黍。

  3、悬钟馗像:钟馗的作用类似于门神,其画像常被用于驱鬼避邪据说,唐明皇开元,自骊山讲武回宫,疟疾大发,梦见二鬼,一大一小,小鬼穿大红无裆裤,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,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,捉住小鬼,挖掉其眼睛,一口吞下。明皇喝问大鬼奏日:“臣姓钟名馗,即武举不第,愿为陛下除妖魔。”明皇醒后,疟疾痊愈,于是令画工吴道子,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,一律张贴,以驱邪魔。

  4、挂艾叶葛蒲:民谚说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。”在端午节,家家都把蒿蒲、艾叶挂在门边以避邪驱瘴。据说用葛蒲做剑,插于门帽有驱魔祛鬼之神效。“五月五日午,天师骑艾虎。手持葛蒲剑,瘟神归地府”。

  5、佩香囊:端午节小孩佩香囊,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,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。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外包以丝布,清香四溢,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做各种不同形状,结成一串,形形色色,玲珑夺目。

端午喝雄黄酒的地区是哪里

  有关端午节的传说

  1、纪念屈原说,最广为流传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,传说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,百姓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,也为了他的灵魂不在江里饿着,人们用粽叶包裹食物扔进江中,之后形成了端午食粽的风俗,端午的风俗还有划龙舟、戴香囊、系五彩绳、挂艾草、涂饮雄黄酒等。

  2、纪念伍子胥说:伍子胥心怀家国,却被奸臣陷害,为自证清白自刎而死,在五月五日那天尸体被投入江中,因此有传言说端午是为了纪念伍子胥。

  3、纪念孝女曹娥说,相传曹娥父亲溺于江中,数日不见尸体,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,昼夜沿江号哭。过了十七天,在五月五日也投江,五日后抱出父尸,由此传为神话,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。

  4、纪念介子推说,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,可也有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。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《琴操》中说,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。

  以上就是关于“端午喝雄黄酒的地区是哪里?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哪些”的相关内容,感谢阅读。

分享经验:http://www.ydcr.com/shenghuo/doc/1341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