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学习说学逗唱的唱是指什么 说学逗唱分别都有什么

  说学逗唱的“唱”是指会唱太平歌词,开场小唱。说:能说绕口令,贯口,会念定场诗,数来宝等。学:能学各省方言,各种地方戏曲,曲艺,流行歌曲,大小买卖的吆喝,学口技等。逗:会说单口,能逗哏,能捧哏,能腻缝儿,会双簧(前脸,后身)等。说学逗唱为相声的基本功。

说学逗唱的唱是指什么

  说学逗唱的历史

 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,相声的“说”、“学”、“逗”、“唱”与”全堂八角鼓”有密切关系,也可以说,“全堂八角鼓”是相声的”说”、“学”、“逗”、“唱”的根,因此,这里以”全堂八角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相声的“说”、“学”、“逗”、“唱”的影响略作考察。

  康熙、雍正、乾隆是清代的鼎盛时期,为各种杂耍技艺的繁荣提供了较充分的条件。这些皇帝都曾提倡宣读《圣谕广训》,以巩固统治;演唱《大有年》、《万民乐》,颂扬”八旗一统,国泰以安”。虽对各种小曲屡颁禁令,但,他们自己却热衷戏曲、杂耍,耽于享乐。

  乾隆皇帝曾六巡江南,到处观戏听曲,征召评弹等艺人进京献艺。每年坤宁宫祭灶,还坐在正炕上,自击鼓板,唱《访贤》一曲,这就推动了民间伎艺的发展和交流。同时,承平日久,八旗子弟逐渐废弃射骑生活,加以按月支取饷银,生活富裕。当票友,走票局,演唱”全堂八角鼓”,自娱娱人,蔚成风气。民间艺人学唱后,开始进杂耍馆,走堂会,实现了汉族民间伎艺和满族伎艺互相交流。

  八角鼓是全堂八角鼓的简称,属于综合表演的伎艺。全堂包括“鼓”、“柳”、“彩”,具体形式有五音大鼓、杂牌子曲、琴腔、大岔曲、逗哏、枣核儿腰节、联珠快书、拆唱八角鼓、双簧、变戏法等。此外,民间伎艺还有口技、评书、十不闲、莲花落、南板马头调、京韵大鼓、北板大鼓等。“全堂八角鼓”中的逗哏,“滑稽突梯,令人喷钣”,对相声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。

  八旗子弟演唱的“拆唱八角鼓”不以正旦、小旦为主要角色,而改以丑角为主要角色。”拆唱八角鼓”有正、丑两种角色。根据故事内容,人物多少,由三至五人分包赶角,一般以三人演唱的节目为多,弹弦的也兼唱一两个角色。演唱时,仅丑角一人化妆,即以丑角为主。唱词之外穿插了很多插科打诨的主白成份。这些插科打诨大都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,只是为了逗笑。

  “拆唱八角鼓”包括“说”、“学”、“逗”、“唱”、“吹”、“打”、“拉”、“弹”八项技艺,其中又以”逗”最为重要。从现有的资料看,丑角的”逗”与相声所使用的“三翻四抖”、谐音打岔、俏皮话等十分类似。“拆唱八角鼓”的丑角的”逗”可能源于北京流行的高腔戏的丑角的插科打诨。

  “拆唱八角鼓”的逗哏由三个人表演,与今之相声的”群活”酷似。旗籍子弟演唱的“全堂八角鼓”形成以后,民间艺人纷纷效法,作为谋生手段,到杂耍馆或走堂会作艺。

说学逗唱的唱是指什么

  相声是什么

 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,它以说、学、逗、唱为形式,突出其特点。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:北京天桥、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。相声艺术源于华北,流行于京津冀,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,始于明清,盛于当代。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,以北京话为主。主要道具有折扇、手绢、醒木。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、对口相声、群口相声等,是扎根于民间、源于生活、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。

分享经验:http://www.ydcr.com/jiaoyu/doc/6591.html